...考研 经验分享 |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 | 数学分析
1、备考过程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采取了科学的方法,包括:- 时间管理:利用寄宿机构,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课程学习:采用李扬教授的教学资源,针对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进行系统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真题练习:利用历年真题进行实战模拟,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2、数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选校策略核心原则:数学学硕初试科目多为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不同学校题型难度差异大,但初试内容高度统一,因此选校可推迟至备考中后期(如8-9月)。操作建议:8-9月通过做目标院校真题评估难度,结合自身复习进度调整目标。
3、时间管理与心态调整每日规划:6:30起床,7:00-8:00背单词;上午专注数学分析,午休40分钟-1小时;下午学习高等代数,穿插英语;晚间总结并参与扬哥每日一题,常熬夜至12点。心态建设:坚持是核心,遇到瓶颈时利用群内资源(如学长答疑)或调整复习节奏,避免因遗留问题影响进度。
4、大本强化:看两遍以上,第一遍1-2个月,第二遍20余天。每次复习大本前需回顾对应课本章节。真题查漏:结合真题巩固知识点,注重题目间的关联性。关键点:数学分析内容多,需主动记忆重点步骤,避免机械重复。 高等代数 教材:北大《高等代数》+新祥旭资料。
5、数学分析 准备时间:数分和高代的复习时间短都不用分得十分清楚,因为每个人的基础各方面有个体差异。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跟着视频课仔细梳理知识点,(基础比较好的同学也可以不用跟视频课,自己跟着以前的上课笔记即可。
6、讲的内容比30讲更加精彩,每一章都有思维导图,帮助我理解并掌握题型考点。这个阶段,我仍然坚持学一章做一章的例题和课后题,但由于题量较大,我几乎每天上午都用来学数学。对于高数部分,由于知识多且难,我特别注意了分类整理和笔记记录,同时多看书、多重复听视频讲解。
苏州大学数学系考研经验贴
数学分析备考经验基础阶段(3月~6月)核心任务:以华东师范大学《数学分析》第四版上下册为教材,重点攻克定理证明与课后习题(尤其是证明题)。方法:结合李扬考研视频,每日学习2-3节内容,边看视频边啃教材。对重要定理和典型习题,第一遍学习后反复在草稿纸上独立证明,强化推导能力与过程书写规范。
苏大333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填空、案例分析,需全面准备。心态调整与长期规划备考节奏管理 避免“考前突击”或“考后放纵”,保持每日规律学习(如早起背诵333)。接受变数:如疫情、专业课调整、实习等突发情况,需坚定目标并灵活调整计划。
认真准备复试,你有可能成为那个逆袭的人。抓住基础:考研复习过程中要抓住基础,不要贪速度。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保持心态:考研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遇到困难时不要气馁,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政治:分阶段突破,注重错题整理初期(5-6月):跟随视频课(如徐涛或腿姐)学习知识点,重点掌握马哲和史纲(内容稳定)。利用碎片时间(如午间或下午低效期)观看课程,调节学习状态。中期(7-10月):结合《精讲精练》或《核心考案》,每学完一章完成对应1000题,十月底前完成二刷。
苏州大学数学考研经验分享 从上岸到现在已经有接近一个月啦,不管如何终于可以写下这次的考研经验啦。
正因为自己喜欢这些,所以我在整个考研备考过程当中,每天都是很开心的,几乎没有焦虑的时候,可能这就是我与苏大有缘吧。 考研备考经验 我考的是苏州大学统计学的研究生,它的初试科目是: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政治,英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