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二经验分享
基础阶段(2月至5月中旬)高数教材学习:从2月份到3月中旬,认真阅读高数教材,重点理解概念与定理,并熟练掌握教材中的例题。课后习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工具,务必认真完成并总结错题。线性代数教材学习:3月中旬至4月初,按照高数教材的学习方法,深入线性代数教材,同样注重概念理解和例题练习。
第二个关键点是复盘和笔记。我选择了跟武忠祥老师学习,上课时会把他讲的内容详细记录在幕布(一种笔记软件)里,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遗漏知识点。对于做了很久都做不出来的难题,我会特别关注,把它们放到对应的知识点里面,并写下自己的感悟。这些难题我会反复复盘,直至掌握到出题的逻辑。
个人情况与核心结论本人23届考研,数学二估分110+,属中等水平,其中计算错误导致失分至少10分。核心结论:计算能力是数学二拿分的关键,同时需重视基础阶段对概念的理解与强化阶段的针对性训练。
考研数学该如何复习?教你如何合理安排规划考研时间!
时间分配建议每日时间:数学复习建议每天3-4小时,根据个人基础调整。基础阶段:2小时听课+1小时习题;强化阶段:5小时刷题+1小时错题分析;冲刺阶段:2小时模拟+1小时知识点回顾。阶段时间:5月前完成基础;6-8月集中刷题;9-10月攻克真题;11-12月模拟冲刺。
时间规划:每天至少保证2-3小时的数学学习时间,主要用于复习错题本和重点知识点。考前一周,可以适当减少学习时间,调整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习方法:重点复习错题本上的题目和易错点,确保每个知识点都掌握牢固。同时,可以做一些简单的题目来保持手感。
基础阶段(4月-6月)主要任务:复习全书+1800题(或660题)具体安排:4月至6月,重点阅读李正元复习全书(粉皮书)或考研数学复习全书,同时配套练习1800题的基础部分。做题时,不要在书上直接勾画,而是使用小册子记录错题,包括不会做的和做错的题目。复习全书建议多刷几遍,以巩固基础。
策略性复查:优先复查自己感觉不确定或难度较大的题目,以及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解答题(1小时40分钟):合理分配:接下来,用1小时40分钟的时间专注于解答题的解解答题通常分值较高,且需要更多的思考和计算。时间管理:每道解答题建议控制在11分钟左右完成。
要想高效复习考研数学,可参考以下策略:制定系统复习计划:规划好每日学习时间、每周目标及阶段性任务,覆盖代数、几何、微积分等核心模块,确保不遗漏知识点,按照“基础 - 强化 - 冲刺”三阶段系统推进复习。
具体安排:每周至少4天进行数学学习,2天做各科练习,2天复习解题方法和难点内容。每两周至少做1-2套模拟题,模拟时按考试时间要求解及时总结错误。冲刺阶段(2025年10月—2025年12月)目标:通过真题训练,熟悉考题模式,提升考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