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三跨华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400+经验分享
1、心态调整与好运经历 考前计算需政治英语考75分才能达到400分目标,最终英语58分也实现了目标。排名出来后感觉不稳,大家分差不大,等待复试名单过程煎熬。报了云南大学调剂,因分数不错且本科计算机背景,收到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复试通知。云南大学复试拖至四月十号后,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心理挣扎与选择。
2、专业课学习 初步准备与基础学习 在大三上学期,我通过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对教育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基础。2020年1月10日考完教资面试后,我开始寒假初步准备教育综合的四本书学习,专业课二在四五月开始进行,并报了专业课二的课程以及考研复试班。
3、华南师范大学学科历史专业一共考4门,分别是333教育综合、908中国近现代史、政治和英语二。以下是我对各科目的备考经验分享:333教育综合 资料选择:我使用的资料是凯程的333教育综合及其配套的网课(建议直接看强化班)。后期购买了凯程的真题汇编及解析。
4、系统化的复习计划与知识框架 学弟的备考从2023年6月开始,面对跨考的挑战,他首先制定了一个系统化的复习计划。这个计划分为基础、强化和冲刺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他都严格按照计划执行,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的掌握。同时,他注重课后整理笔记,将零散的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5、届双非学姐以428分(专业总分均第一)跨考湖南大学学科思政的经验总结如下,涵盖各科复习策略与心态调整建议:整体复习规划时间线:3-6月基础积累期(英语+333),6月确定院校后全面启动,专业课书看9遍、资料背7遍;英语一阅读1遍、英语二阅读3遍;政治1000题刷4遍。
6、北邮考研经验分享:双非应届+跨考410分 在2024年的考研征程中,我有幸以410分的总成绩成功上岸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的交互专硕。作为一名双非院校的应届毕业生,跨考之路虽然充满挑战,但凭借坚定的信念、科学的备考策略以及不懈的努力,我最终收获了满意的成果。
通信工程专业考研没有双非歧视的大学
暨南大学:暨南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其通信工程专业在考研招生时同样没有双非歧视,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在通信工程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其考研招生政策公开透明,不歧视非98211高校的考生。
院校背景:吉林大学作为985院校,其通信考研性价比极高,对双非背景学生友好,不歧视考生。考试科目:通信考研对口学院为通信工程学院,涵盖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硕和通信工程、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专硕两个专业。2023年考试科目为数学英语一。通信学院欢迎跨专业考生报考,但初试和复试可能需要加试。
大连理工大学通信考研主要招生学院有两个: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光电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其中,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是主要的招生单位,涵盖了信息与通信工程和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两个专业。
吉林大学作为985院校,其考研性价比极高,每年都有大量双非考生成功上岸。此校不歧视考生,对于双非背景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无论从生源质量还是录取政策上看,对考生均有利。考试科目 通信考研对口学院为通信工程学院,涵盖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硕和通信工程、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专硕两个专业。
答案:学校不会存在压分情况。南昌大学在考研录取过程中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不会歧视双非学校的学生,且保护第一志愿,每年都是一志愿录取。对于0810学硕来说,每年大概招多少人?答案:学硕每年招生人数较为固定,约为28人(已减去推免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