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三135分,经验分享
1、设定明确分数目标(如135分=选择填空错1题+大题扣15分),倒推各题型容错率。参考学长经验:数学崩盘导致总分不足的案例(如某考生英语80、政治75,但数学90分未过线),强化数学优先级。资源利用效率:避免盲目收集资料,聚焦2-3套核心资料(如全书+660+真题)深度使用。
2、早期真题用于查漏补缺,非预测难度。考前模拟:至少5套模拟题,训练答题规范性与时间管理。总结目标分解:选填全对(80分)+线代概率论大题全对(32分)+高数基础大题(23分)=135分。执行要点:3-9月:基础强化,覆盖所有知识点。10-11月:真题总结,补缺计算短板。
3、第三阶段:套题期(9-11月)知识梳理:先进行知识梳理和例题二刷,整理出知识图谱,理清每个章节的结构。刷题策略:先刷真题,后刷模拟题。真题要定时训练,使用标准答题卡,每周至少刷5套,并进行统一整理。模拟题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性刷,但不要盲目刷题,要按目标安排进度。
考研刷题量翻3倍!我这样把‘无效学习’砍掉了80%!
考研刷题效率提升3倍,砍掉80%无效学习的策略 在考研备考过程中,刷题是提升成绩的重要手段。然而,盲目追求刷题量却忽视质量,往往会导致“刷题量翻倍,分数却原地踏步”的困境。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以下三套策略可以帮助你将刷题效率提升3倍,同时砍掉80%的无效学习。
控制刷手机的欲望:考研期间最大的干扰之一就是手机。要控制自己刷手机的欲望,可以卸载不必要的APP,或者使用一些控制手机使用的软件。听从大脑的指示 饿的时候吃饭,困的时候睡觉:不要勉强自己在学习状态不佳时继续学习。当感到饥饿或困倦时,及时休息和补充能量。
精准选题:避免无效刷题分类筛选题目:将题目按难度和掌握程度分类,优先刷未掌握的题型,直接跳过已熟练的题目。例如:数学中已完全掌握的代数运算题无需重复练习,重点攻克几何证明或函数应用等薄弱环节。目标导向:明确刷题目的是攻克薄弱点,而非追求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