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考研初试政治试题结构及答题技巧
1、试题结构 考研政治初试满分100分,试题结构如下:单选题:共16题,每题1分,总分16分。多选题:共17题,每题2分,总分34分。分析题:共5题,每题10分,总分50分。
2、考研政治材料题答题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遵循规范步骤:先答基本原理:根据题目要求,首先阐述相关的政治基本原理。引出配套方法:基于基本原理,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或手段。用方法分析材料:将提出的方法与题目中的材料进行对接,分析材料中的情境是否符合或违背了这些方法。
3、答题规范:看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分析提问方式(如“原因”“意义”“措施”),定位考点。结合材料概括答案,采用“理论+材料”结构。书写要求:字迹工整,分点作确保卷面清晰。需避免的误区误区1:仅背诵重点 风险:17年选择题难度提升,重点背诵无法覆盖全部考点。
4、复习时间规划基础薄弱或理科生:建议从8月开始复习,避免后期时间紧张。基础较好者:可9月启动复习,但需保证每日有效学习时间。关键原则:杜绝“考前突击”思维,系统复习需贯穿全程,尤其需重视选择题的知识积累。
5、考研政治马原主观题四个答题技巧如下:明确指出材料案例中的哲学原理:在回答马原主观题时,首先要能够准确识别并指出材料中所体现的哲学原理。无需详尽展开原理本身或所有相关概念,除非题目明确要求。结合材料的分值通常不高,重点在于罗列原理,并简要提及原理在材料中的体现。
2017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法理学专业卷真题
案例一:刘某用家制造未经检验的假烟卷,行政执法人员持证进入,在其母在场的情况下进行检察,查获烟卷。刘某提起行政诉讼,认为行政人员侵犯其住宅,违背宪法。后法院认为,其用家来制造未经检验的烟卷,使家具有生产经营功能,家应当不是宪法中的“住宅”。案例二:分析材料关于美国法学家将法治观念从薄到厚划分为六种。
选择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法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简答题:要求考生对法理学中的某个具体问题或原理进行简要阐述。论述题:需要考生对法理学中的某个重要问题或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述。案例分析题:通过具体案例,考察考生运用法理学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首先,法律推理仅仅是法律的形式要件。美国学者塔麦洛强调逻辑学只会有助于法律内容的处理。真正的逻辑学从来就不能成为法律的来源,而只能当做从公认的各种法律来源中获取包含在其之中的东西的一种工具。霍姆斯也说过,为了表达普通法的一般观念,除了逻辑以外其他工具也是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