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考研数学二在偶数年难,在奇数年易呢?
1、偶数年。从表格上可以看出,奇数年是自然年,而偶数年是困难年。题型新颖、灵活,摆脱了以往出题老套路,尤其是数二,计算量比较大,有些题目算不出结果。很注重考基础,但是答案不能随随便便过。数学二考研考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
2、大小年规律与年份差异数学二难度存在明显的“奇数年相对简单、偶数年相对较难”的规律,但年份间差异较小。例如,2015年、2017年、2019年、2021年等奇数年题目以基础题型为主,计算量适中;而2016年、2018年、2020年、2022年等偶数年则通过创新考点或综合题型提升难度。
3、奇数年份:被认为更难,命题组在设置时会考虑增加难度以确保考试的区分度。偶数年份:相对较为简单,命题组可能会适当调整难度以保持平衡。考点分布:奇数年份:更倾向于考察基础知识,考生应着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强化。偶数年份:更注重应用能力,考生需要提升应用能力的训练与提高。
4、年份间波动 考研数学二的难度还呈现出一种“大小年”的规律。即奇数年的难度往往较高,如2017年、2019年等,而偶数年的难度则相对较低,如2016年、2018年(尽管2018年因部分题目创新性较强,考生平均分显著下降,但整体难度仍被视为相对较低)。
5、由于偶数年的考研数学可能会有一定难度的增加,考生在备考时需要更加重视对新知识和新题型的学习和掌握。可以通过查阅历年真题、参加模拟考试、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和解偶数年考研数学相较于奇数年,整体上难度可能会略有增加。
6、考研偶数年难,奇数年容易。在考研人出没的坊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概念:大小年,或者说是奇偶年。通常来说大家都认为偶数年考研更难,奇数年相对简单。大致是这样的认同:试卷难度和当年出题有关,考研分为大小年,如果前一年难,往往第二年就会相对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