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如何选择合适的老师和书籍
书籍选择基础阶段《1800题》:适合新手入门,题目常规且覆盖基础篇与提高篇。基础篇需认真计算,避免眼高手低;提高篇可选择性放弃难题,重点巩固基础题型。《660题》:针对2021年后考研数学选填题量增加的特点,专注选择填空练习,强化基础计算能力。建议提前学习,避免后期时间不足。
老师推荐组合高数:武忠祥(原金榜时代团队,知识点讲解系统)线代:李永乐(清华教授,逻辑框架清晰)概率论:王式安(前命题组专家,命题思路精准)优势:三位均为考研数学界资深教授,合作多年,书籍内容共性高,避免资料混乱。
如果你数学基础比较好,想要在数学强化阶段有更大的提升,可以选择武忠祥老师;如果你数学基础比较差,需要打牢基础,可以选择汤家凤老师;如果你想要在数学思维上有更大的突破,特别是在数一专题方面,可以选择张宇老师。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三位老师的优点,制定适合自己的备考计划。
考研数学老师李永乐擅长领域:线性代数,公认的线代权威,有“线代王”之称。教学特点:清华大学教授,教学经验丰富,对线性代数的讲解深入浅出,逻辑清晰,其编写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被众多考生视为必备资料。学生评价:往年学长学姐普遍认可其教学水平,认为跟着他学线代非常靠谱。
买书建议:建议购买正版新书,特别是讲义、模拟卷、1800等重要书籍。若有些书或卷子只是随便用用,如已有1800,660可以买二手的或去年的随便看看,难度特别大的模拟卷也可以买二手的。学习数学要沉下心来,不可断断续续,要多多重复学习,牢记知识点,多解题、多练习。
24考研数学一2021年真题
1、年考研数学一真题在质量上具有较高的水准,能够准确反映考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试题在计算量、思维量和知识覆盖面方面做到了良好的平衡,既考察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测试了考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各题型分析 选择题 错误情况:错2题 分析:第7题考察了分块矩阵秩的问题,需要考生对分块矩阵的性质有深入的理解。
2、解析:首先,正态分布N(μ,σ)的标准正态分布转换公式为Z = (X - μ) / σ。于是,P(X μ + σ)等价于P(Z 1)。根据标准正态分布表,P(Z 1) = 1 - P(Z ≤ 1) ≈ 1 - 0.8413 = 0.1587。因此,P(X μ + σ) ≈ 0.1587。
3、与数一和数二相比,数三的真题难度相对较为均衡,没有出现过于极端的情况。奇偶年现象解读 从近十年的考研数学真题难度系数来看,奇偶年现象较为明显。
4、云逸未来将在12月28日(周一)晚20:00点,举办一场《21考研难度分析及国家线预测》交流分享会,为21/22考研学子提供直播服务,内容涵盖21考研各科目难度、国家线各专业涨跌趋势、今年扩招趋势、21复试准备及22初试筹备等事宜。
5、考研数学真题建议做2009-2024年,优先覆盖近10年(2015-2024),按“专题突破+套卷模拟”结合的方式训练,真题至少刷两遍,配合总结复盘。真题年份选择:分阶段覆盖,兼顾难度梯度基础阶段(7-9月):优先做近10年真题(2015-2024),若时间紧张可精简为2018-2024年。
6、年考研数学经历改革后,题目难度保持相对稳定,但考试要求提高,题型结构、考试内容分值均有调整,导致考高分难度上升。